5月8日,依托我校鈉離子電池材料研發成果技術孵化的湖州英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簡稱“英鈉新能源”)鈉離子電池聚陰離子正極材料萬噸級產線投產儀式在浙江長興舉行。校黨委常委、副校長李紅,原副校長陳龍,長興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鈉離子電池產業界、投資界代表及媒體嘉賓共同見證。

作為英鈉新能源的重要技術合作方,學校在鈉離子電池材料研發領域提供了關鍵科研支撐,助力企業實現從實驗室技術到規?;慨a的跨越。

投產儀式上,李紅代表學校致辭,對產線投產表示祝賀,并強調江蘇大學將持續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新能源領域科技成果轉化,為服務國家“雙碳”戰略貢獻高校力量。李紅與地方政府、企業代表共同啟動生產線,宣告萬噸級產線正式投運。
英鈉新能源自2022年成立以來,依托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研究院的學科優勢,先后完成技術小試、中試及量產攻關,成功構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業落地”的全鏈條創新模式,兩年內相繼完成了種子輪、天使輪和PRE-A輪財務融資,榮獲浙江種子獨角獸企業TOP100,成為新能源材料領域冉冉升起的標桿企業。此次投產的聚陰離子正極材料產線,核心技術源于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英鈉新能源董事長王亞平和汽車工程研究院教授栗歡歡科研團隊的創新成果,具有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長循環壽命等顯著優勢,將為我國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提供關鍵材料保障。
學校將繼續發揮科技創新策源地作用,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讓更多實驗室里的“金點子”變成產業發展的“金鑰匙”,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產學研合作處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汽車工程研究院)